对大多数年轻的北漂来说,回龙观地铁口早上无边无际的长队,可以留给你充足的时间,吃掉旁边早餐店刚买的包子豆浆或者鸡蛋灌饼;
▲去年下雪后的回龙观地铁
图片来源:樊良树
晚上走出地铁,也还能看到很多开着小台灯叫卖烧饼油条豆腐脑这种早点类的小摊,而不是各种24小时便利店。他们抬头看看,十点钟的夜晚天空灰蒙蒙的一片。
▲昨天门口小吃摊都没有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提前回老家准备过年了
要不是自己电脑前坐了一天酸疼的后背,还有门口叫嚷着“龙X苑、云X园差一位”的黑车司机,竟然恍惚间产生一些幻觉:现在不是晚上而是早晨;自己不在北京,而是几千公里外三线老家。
part.1
“睡城”回龙观里都住着些什么人
突出的居住功能,与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回龙观成为了可以和望京、天通苑齐名的三大“睡城”之一。在这座睡城中的居民们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北京土著,另一种则是蜂拥而至的外来打工者们,他们也是睡城的重要构成部分。
▲滴滴统计的北京睡城,但是还少了一个望京
来源:滴滴大数据
北京土著里很多曾是老城区(西城区为主)的原住民,随着拆迁来到了五环外。
▲前门的拆迁户在从容选房(年)
来源:京报网
对他们来说回龙观可能不止一套房,但这里仍然只能算得上他们的第二住所。还有一些是上了岁数的老两口,平时这边压压马路遛遛狗,逢年过节准备上一桌子饭菜等着市里的孩子们开车过来一家人团聚。
不过对于北漂们来说一切就没那么复杂了,附近的13号线与元以内的单间租金就可以把他们牢牢地拴在这里。
▲图片来源:彩虹合唱团《感觉身体被掏空》
早晚高峰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们涌向街道。这些看上去总是有些疲惫、谨慎的人们,每晚在推开自己狭小房间的门时,总是会期待一年租期结束后,可以搬离这个略显局促的地方。
▲回龙观新村小区门口的条幅
▲回龙观早上很堵,住在离地铁三公里以内大家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步行
除了在大小单间租房度日的新北漂,也有很多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置业梦的80后北漂。
根据年初贝壳研究院对回龙观、国贸、德胜门、望京、五棵松、常营、西北旺这七个商圈的调查,回龙观个小区14万多套房的租金和房价最低,万的预算就能拥有一套两居室。
▲北京不同类型7个商圈人群画像
来源:DT财经城市数据库/贝壳研究院
这对于回龙观里高收入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民工)来说,确实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购房人群年龄统计,回龙观的年轻人战斗力爆表
来源:RealDate数据库
part.2
“异托邦”里年轻人的白夜
在距离13号线回龙观15分钟步行路程的龙腾苑六区,每天都有人在垃圾桶附近翻来倒去。他们除了专职的废品回收人员,大多都是附近楼里住着的老街坊。
▲体型巨大的毛绒玩具经常出现在垃圾桶旁
来源:ETtoday宠物云
因为垃圾箱附近,经常都会有旧沙发、玩偶、储物架等等,运气好的经常可以找到七成新以上的日用品。而这些,来自几乎每天都有的,搬离这里的年轻人们。
▲又沉重又舍不得丢掉的东西
来源:东方IC
没办法,作为一个长久的生活场所,回龙观确实没有那么美好。
家住回龙观、在海淀某娱乐公司上班的西芹描述了回龙观少女的日常生活:
周一到周五,早上八点去坐地铁,做好等10次车都上不去的准备。晚上回来,挤出地铁的那一刹那可以在地铁口买份铁板烧奖励自己。
▲晚高峰回龙观城铁桥下的大堵车
如果有时候加班,或者想在海淀以及东城这种地方约个朋友吃晚饭,千万注意不能回来太晚,不然的话要面临着连叫网约车或者打黑车都没人接单的尴尬。
▲
回龙观地铁口等活儿的黑车
来源:北京时间
晚上11点走在回龙观的街上,很黑,没什么人,习惯了也就不害怕,包里的防狼报警器一般用不上,但还是随身带着。
周末,一般就是宅在屋里观想宇宙,有时候不想做饭就点外卖,但能吃的也就那么几家。约朋友出去玩要至少提前半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在商量“去哪里离我们双方都不远,回来又不算特别不方便”。
“有一次和朋友约饭,她在顺义我在回龙观,想了半天只能约望京了,两边都不会太远,但还是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在容纳了几十万人口的回龙观,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大片密集、整齐而又相似的住宅楼。
▲回龙观地图
老一点的中层楼区虽然没有电梯,但好在周围环绕着各种小型超市与家常餐馆和小摊贩。
新一点的高层城区相比会惨一点儿。密集分布的电梯楼房虽高耸入云,光秃秃的街道两边不但依旧没有便利店和像样的商圈,有时候连个卖烤冷面的小摊都很难找到。
▲晚上光秃秃的街道和整齐地高层住宅楼
▲附近唯一的一家烤冷面
在回龙观,除了装修、超市、餐馆、美容美发等行业能挣到钱,其他行业在这里想要实现盈利都没有那么容易。
▲回龙观地铁对面,华联商场门口的“滑雪场”
在这里规模算是比较大的华联商场里的商品也是参差不齐,过道和走廊里经常摆满了散卖的商品,有那么点儿大卖场的感觉。所以大家经常在公司附近进行消费,或者直接选择网购。
▲华联商场内部
▲年回龙观与天通苑的周末消费热力图对比。回龙观的消费外溢严重,天通苑居民却可以在附近的商场完成购买
来源:TalkingData
里面的餐馆也是类似“阉割版”,菜品相当不齐全。
这与另一座睡城望京相比,后者是日料和韩国料理的乐园,而回龙观则非常亲民非常朴素地以各种快餐简餐为主,人称“成沙兰桂”的天下:成都小吃、沙县小吃、兰州拉面、桂林米粉。
但好在价格平易近人,生活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所以那个你印象里灯红酒绿,文化资源无比丰富的北京并不在回龙观。那可能是三里屯、大望路,是鼓楼,是灯火通明的长安街,或者是夜夜笙歌充满国际化气息的宇宙中心五道口。
▲五道口夜景
其实地图上看一下,回龙观离五道口不过四站地铁的距离,其中落差却如同两个世界。它矗立在一个陌生世界的边缘,如同游乐场旁边突然出现的一片荒漠,是这座城市的一个异托邦。
也难怪回龙观除了睡城以外有过另一个称号:回龙观·布鲁克林。
part.3
北京的“三线城市”不止回龙观
其实在北京,像回龙观这样的大型居民区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北京另一个著名的睡城天通苑,工作日白天的人去楼空和夜晚的灯火通明形成鲜明对比;
▲天通苑地铁站路口附近的店铺
曾经认为昌平无比遥远,直到去了沙河那一带连地铁都没有的地方,觉得昌平都还算市中心了,看到个三层楼高的商场都会有点激动;
曾经觉得通州是个太偏僻的地方,八通线途经的那几站简直像是在把人逐渐带离北京。殊不知在八通线到达不了的地方,那些地名更加陌生的县和村,也是属于北京的。
更何况比这些地方更远一点的,也有一批人住在那个叫燕郊的地方,每天早上五六点钟西装革履地排队挤上公交车,去国贸、金融街上班。
至于房山和丰台的“北京”,跟旧城区二环以内热热闹闹的北京相比,完全就已经宛若两个城市了。
北京可能要分成两种地方:睡觉的北京和上班的北京。
与“家住回龙观,上班中关村”同理的,还有“家住门头沟,上班中关村”、“家住沙河镇,上班中关村”。
新老城区在各种资源上的差异造成了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困境,其结局只能是人们在每天通勤时候的疲于奔命,顺便幻想着北京这座超一线城市何时能够允许他们结束三线城市的生活。
▲年与年回龙观卫星图对比
就连北京一位住建部官员也曾说过“实践证明,这类新城是失败的”。
夜晚降临,人们回到家,可能会想起《空间的诗学》里面巴什拉温情又诗意的话语:
“所有的庇护所,所有的藏身处,所有的卧室,都有共同的梦境价值”,“家宅庇佑着梦想,家宅保护着梦想家,家宅让我们能够在安详中做梦。”
只是好梦的尽头总会如期出现一只现实的闹钟。
当年在回龙观建了大量经济适用房,提供给本地的中低收入者和外来人口,可是到了现在我们用20年把34平方公里的回龙观建成了一座住着50万人的“睡城”。
但无论如何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北京能拥有一个稳定的安睡住所,已经实属不易了。
每个月5号或10号看一眼自己数额上涨的工资卡,距离拥有自己家的日子似乎又近了一点点。
对于年
你有什么规划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