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纵跨北京西部多区,其中门头沟区是西山的核心,山地面积占区国土面积将近99%,是京郊5大生态涵养区唯一属于太行山脉且山地面积占比最大的“纯山区”。也是北京母亲河永定河唯一流经的山地地区。

门头沟还拥有北京地区最多的“中国传统村落(12个)”和最多的市级传统村落(14个)(两级传统村落有重叠)。

在门头沟中国传统村落中,有一处位于山间小盆地以“石”命名的古村,历史悠久古朴幽静自不在话下,因村边集聚“无数”不知从何而来的巨型砾石而与众不同,更有山上“成排”高耸壁立的脊岭而“鹤立鸡群”。

金秋时节,整个古村被环绕在奇峰异岭多彩秋色之中,更加美不胜收。

这就是位于雁翅镇的碣石村。

“碣石”来历

官方网站对碣石村的简介说:根据“立石为碑、卧石为碣”的说法,因村周边有无数巨石而命名为碣石村(古名为“三岔村”)。

汉语字典解释“碣”字为“圆顶的石碑”,碣石村周边的巨石是浑圆状的天然砾石,不是加工过的石碑。

又,康熙字典“碣”字解释为:“特立之石”、“山特立貌”。

因此笔者“大胆”猜测,碣石村名字的来历不仅与巨型砾石有关,也与周边山体奇峰异石特别是村南“碣石岭”平行横列的壁立山石有关。巨砾之“碣石”和壁立之“山石”均为“特立之石”,二者叠加,使碣石村成为西山古村里的独一无二。

古村风韵

碣石村历史悠久,颇具京畿古村历史遗韵。不仅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院落,还保留着错落有致幽静曲折的古村街巷机理。还有千年古树、百年古井散落村中。

仿古重建的圣泉寺、龙王庙,也给古村增加了浓厚的禅意古韵。

“特立之石”

巨型砾石主要集中在古村东南沟谷中,数量众多,大小不一,最大者直径达数米,散落在干河谷内。个体均呈浑圆状,符合洪水冲蚀磨圆的特征。

随机观察砾石,岩石颜色呈紫红色,“截面”可见明显碎屑颗粒成分,并有杏仁状构造(表面有孔),似为火山凝灰岩。西山地区发育有较大规模的火山岩,砾石来源应属西山本地。

现今,有的砾石面已被艺术雕刻,有一定的文化创意色彩。毗邻砾石滩山腰矗立红墙古寺(龙王庙),山上则是多彩林草和山石,一幅唯美的立体画面。

多彩秋色

要欣赏奇峰异石和绚丽秋色,则需沿山谷向西南碣石岭上行,只要走到半山腰,就可欣赏到漫山彩叶和成排的直立岩峰。

红叶树多为黄栌,还有诸多其他彩叶树种。大多长得不高,甚至不到膝盖,但红叶红得极其鲜艳,透过阳光甚至耀眼。与其他彩叶树种和秋草,斑驳陆离地铺满山坡。

“山特立貌”

碣石岭上的直立岩峰大概就是“碣”之“山特立貌”了。

纵列成排,横向断续的直立岩峰实际上是地层陡立形成的地貌,应为地层强烈褶皱形成的背斜或向斜的一翼,相当于单斜山完全直立,岩层几乎垂直,组成现状山崖或岭脊。后期风化侵蚀,加之软硬岩层互层,形成凸起相间险峻无比的锯齿状峰岭。

因此俗称“狗牙山”,成为户外探险穿越者向往之地。

岩层厚者为灰白色石灰岩,组成直立锯齿状岩峰、岭脊;

岩层薄着为紫红色、黄色泥砂岩、泥岩,组成岩峰之间的“马鞍地形”或岭谷。岩峰壁立,脊岭起伏,还有条带状色彩变换,以灰白石灰岩最为瞩目,彩叶树木点缀山岭沟谷,俨然一副醉人的绚丽山水图画。

平行排列直立岩层形成的凸凹相间的脊状岩峰,宽约1.5公里,向东南延伸到清水河,长约6公里,在卫星图上仿佛纹络清晰的长条织锦(有韵律的条带状),是为罕见的地貌奇观。

一般旅游者无需登到山顶(当然在山顶可观赏壮观全貌),沿缓坡可以登到半山腰,一览直立脊状岩峰之“山特立貌”,及红橙黄绿紫交织的绚丽秋色。

碣石村,不仅是古朴幽静的传统村落,也是“特立之石”、奇峰异岭环绕的美丽乡村,金秋时节,更是秋色漫山多彩多姿的醉美古韵乡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