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cuàn)底下村传统村落古建筑被称为“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境内。爨底下的“爨”字,共有三十笔,发cuàn音,为了方便记忆可拆开说: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加火烧,大火烧林,越烧越兴,岂不很热,而爨底下人全姓韩,取谐音(寒)则为冷意,冷与热在五行之中可以互补,宇宙万物有天就有地,有日就有月,有男必然有女,有冷就得有热,故而爨底下村在历史上曾辉煌过。
爨底下村坐落在南北两座大山夹出的沟谷北侧,卧于龙头山的南侧山坡之上,随山势呈扇形铺开。背靠龙山,面朝小片开阔地,南有金蟾山为朝山,周围群山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建村之地。
从全村的整体上看,四面环山有如在自然的盆形山中放着的一个金元宝。上有爨头抵水柱,下有门插岭存财,后有龙虎靠山,前有峦翠屏风,外有笔锋高耸,更有笔架相应。
这样的选址可以使得村中建筑在山地有限的条件中获得最好的采光以及通风条件,节约土地,获得更多耕地,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洪排水。
爨底下村整体上分为上下台面,以龙头山为中心沿展出一组放射状扇面形建筑群体,村内道路趋山而行,上下两个台面分别有一条平行于等高线的主路,两条主路加上众多山道和院落之间的巷道四通八达。为抵抗水灾,在山路拐角处,往往都是弧形围墙的特殊院落。依照地形地貌的不同,宅院朝向也不同,形成了密集型的山地立体布置方式。在有限的基地上,取得最大的立体空间的利用效益。
爨底下村位于太行山脉的深山峡谷中,背靠龙头浸水,前照金蟾望月,群山环绕,冠带之水,绕村而流。上有古栈道、双龙洞,下有门插岭,还有神龟啸天、蝙蝠献福、佛影照庄、笔架、笔锋等自然景观。
相传韩氏祖先于明朝永乐年间(-)随山西向北京移民之举由山西迁移至此,建立了这座韩氏聚居之地。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明正德十年(),爨底下村一世祖韩甫金、韩甫银、韩甫仓三兄弟奉命自沿河城到爨里口守关,逐渐繁衍发展,形成了韩氏聚族而居的爨底下村。
爨底下最初的发展得益于明正德十四年()修建的古驿道。沿古驿道东南行6公里,进入斋堂川;向西北4公里经柏峪村,越黄草梁天津关,进入怀来县麻黄峪村,可达内蒙草原。
自明代始,随着沿河城--黄草梁--洪水口--小龙门一线长城的修建,爨底下依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通过爨里安口要隘抵达天津关关隘的必经之路,并逐渐发展成为过往商贾的重要落脚驿站,既而形成古村聚落。
明代建村,清代沿袭明制,爨里安口归沿河口下守备所管辖。同治六年(),爨底下划归宛平县齐家司智力,兵丁转军为民。抗日战争时期,宛平县一区抗日民主政府迁至爨底下。
爨底下村传统村落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是我国首次发现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颇具特色,门楼等级严格,门墩雕刻精美,砖雕影壁独具匠心,壁画楹联比比皆示。现存有清代民居74套、间。大部分为清后期所建,少量为民国时期所建的四合院、三合院等传统民居。村庄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以村的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整个村庄呈扇面形展于两侧。村上、村下被一条长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贯穿上下,还有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的建筑格局。
爨底下村传统村落古民居建筑是宝贵的历史文物,对研究我国的民居建筑史具有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说:“爨底下古山村是一颗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它蕴藏着深厚的北方建筑文化的内涵,就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来说,不仅在北京,就是在全国也属珍贵之列。”现在爨底下村的古建民居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年11月27日,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该村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年12月17日,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授予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称号,把一幅古朴、完整的“清代民居图”展现给了世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