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北京5月18日电(记者辛闻)5月18日,中关村科学城正式发布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发展行动计划,围绕园区向城区,园区融于城市转变的主题主线,紧扣制约区域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补空间短板、强要素弱项,通过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高品质城市新形态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建设画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当天,北京中关村科学城还发布了《关于中关村科学城新时期再创业再出发提升创新能级的若干措施》,这是继年发布“创新发展16条”后,中关村科学城结合新的发展阶段实际,出台的创新政策“2.0版”。据了解,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指海淀区百望山以北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占海淀区总面积的54%,北接昌平未来科学城,沿京张高铁辐射带动延庆,西以军温路连接门头沟区,作为海淀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战略腹地和发展纵深,科学城北区是承载北京高端科技创新功能、承接高精尖产业落地、构筑北京西北部创新发展高地,推动中心城区和生态涵养区同步高质量发展最现实的强大引擎。截至目前,科学城北区已建在建规模万平方米,规划实施率约67%。软件园一期二期已基本建成,形成了以联想、华胜天成、软通动力等为代表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IT服务外包等产业集群。截至年年底,三大园区入驻的科技企业达家,年收入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超七成,初步形成了产业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发展格局,高端产业结构逐渐凸显,产业特征愈加清晰。年底,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将谋划实施10平方公里量级的体育休闲绿色公园等一批特色公园、小微绿地和沿河线性绿地。通过“湿地群、海绵心、河渠网”营造出蓝绿交织、自然野趣的生态之水。到年底,污水处理率达到99.7%,南沙河水质全年平均达到四类。到年底,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未来,将调增约公顷的居住用地,新增建筑规模约万平米。确保到年,中关村科学城落地建设1-2家国家实验室和综合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建设3-5家旗舰型新型研发机构,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21%以上,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左右;力争培育1-2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五千亿级企业和5-10家千亿级企业,精准培育30家隐形冠军企业,重点培育2-3个具有技术主导权的新兴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超过3.4万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亿元。据介绍,为实现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发展愿景与目标,发展行动计划包含3项重大行动,共14项行动任务,这将令北区出现一系列“蝶变”。“蝶变”后的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将依托北清路前沿科创发展轴,形成“一心双组团、两核四节点”的空间发展格局。“一心”是指翠湖科技绿心。将结合区域内山水相融、蓝绿交织的自然生态本底,大尺度谋划绿色生态系统,围绕南沙河与京密引水渠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并在浅山区域规划建设12平方公里的体育休闲公园,成为北京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并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双组团”是指翠湖科技园、永丰基地两大创新功能组团。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商业航天等战略新兴产业,盘活释放约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在各个特色产业园中推进一批龙头企业、小微孵化、科技服务等各类创新主体落地,促进创新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两核”是指地铁永丰站以及稻香湖站的周边区域。将按照TOD开发模式,集中建设商业中心、国际商务酒店、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为科创活动提供公共空间和配套服务,成为科学城北区的综合服务核心和新地标。“四节点”是指以协同创新、文化体验、生活宜居、未来经济为主题的地区发展节点。我们将与生命科学园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科学研发中心;将结合故宫北院区建设,在周边打造文化体验特色小镇;将加大住宅及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创造良好的宜居宜业环境;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前沿产业,引领未来经济发展。此外,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项目、北区5G网络部署及示范应用项目、升级中关村自动驾驶示范区、“空天产业园、工业互联网智能化协同制造服务平台五大新基建项目也将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落地实施。下一步,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还将开展“新经济、新基建,引领数字化”行动,在人工智能、5G、大数据、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典型“新基建”领域,重点开展两方面工作,持续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全要素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培育新基建的“技术供应者”,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基建建设需求,构建若干优势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在北区先行谋划建设一批重大新型基础设施,持续赋能新型城市形态构建。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50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