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14个流域按“一河一策”亮出任务清单

每月对区级治河任务排名区级“问题河长”将被约谈

北京市自四级河长制建立起来后,治河功效显著。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本市14个流域正在按照打破行政区划分割、全流域系统治理的“一河一策”计划推进,每月会对各区重点任务推进情况进行排名并召开视频会议通报,后三名区表态发言。对于某项任务严重滞后的区印发整改通知,对仍无明显进展的区级责任河长进行约谈。

余名河长全面覆盖

为推动河长制工作的落实,市委书记、市总河长蔡奇同志多次进行专题调研,明确提出“治水要从治村抓起、保水要从保绿抓起、节水要从种植抓起、管水要从沿岸抓起;上游保水、库区保水、护林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总体要求;市长、市总河长陈吉宁同志多次进行部署并深入现场督办检查,要求各级河长“在岗、在职、在责”,以河长身份开展工作、行使职权、承担责任。各市级河长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年对河长制工作批示件次,区级河长共开展河长制督导检查和巡河工作人次,有力推动了河长制工作落实。

年伊始,市委书记蔡奇、市长陈吉宁分别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了永定河和北运河水环境生态建设工作,并对基层落实河长制、河湖管护的突出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年7月19日印发《北京市进一步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市、区两级总河长、副总河长和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长体系,目前本市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四级河长体系基本建立,明确各级河长余名,实现了全市河湖河长全覆盖。各级河长名单已在市、区两级政府或水务部门网站公布。全市条河湖分级分段设立河长信息公示牌块。

“一河一策”明确项重点任务

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指出,跨界河流污染,一直是制约水环境治理的瓶颈问题。而此次将本市划分出14个流域,编制出“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正是打破这种行政区划的分割,对河湖进行全流域的系统治理。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河一策”,就是要逐条河流明确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以及推进河湖治理的时间阶段、方法措施等。

据了解,14个流域包括北运河流域、永定河流域、潮白河流域、密云水库流域等。自年10月中旬,组织水科院制定了《北京市河长制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指南(试行)》,组织各区河长办开展了问题排查,指导各区完成了区级一河一策年度方案和-三年方案。之后,提炼重点任务,编制了14个流域《年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共统计出垃圾、污水直排、畜禽养殖污染、违建等八大类个问题,提炼总结治理任务项。“提炼出来的这项重点任务,涉及的都是各区有交叉、需要市级河长协调、督办的问题。”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据其介绍,14流域的“一河一策”出台后,对应的区再规划区级方案,“比如北运河流域的一河一策就涉及9个区,而延庆、顺义则对应着5个流域。那么,延庆、顺义的治理任务就要分成5组,一个流域对应一组。”

“一河一策”各有侧重

北青报记者在梳理14流域的“一河一策”中注意到,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各流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年治理目标与重点任务、各区重点任务与责任清单(年)等。同时,各流域图中,突出问题及重点任务被用各种颜色、各种形状清晰标注了出来。

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指出,14流域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治理的侧重点也并不相同。比如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潮白河流域等以水源保护为主;北运河、清河、凉水河流域等以污水治理为主;而永定河流域则以生态修复和保护为主。

各区重点任务推进情况按月排名

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一河一策”启动后,流域市级河长联络办将监督本流域各区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定期开展现场巡查,强化日常协调和指导。

同时,市河长办组织成员单位将对各区重点任务推进情况进行排名,每月召开视频会议通报,后三名区表态发言。对于某项任务严重滞后的区印发整改通知,对仍无明显进展的区级责任河长进行约谈。

此外,还将充分发挥市级河长的督导作用。采用书面汇报、河长APP等方式定期向市级河长报送各区进度。通过现场调研、工作会议等市级河长工作方式推进解决难点问题。

治水由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

落实中央河长制六大任务,结合北京实际,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三查(严查污水直排入河、垃圾乱堆乱倒、涉河湖违法建设)、三清(清河岸、清河面、清河底)、三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治理)、三管(严格水资源管理、河湖岸线管理、执法监督管理)责任,水环境治理由单一河道治理向流域系统治理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市领导在巡河调研的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切实解决了一批我市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有力推动河长制工作引向深入。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现场办公,专项办理,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创新模式探索“河长+检长+警长”联动

建立了检察、公安部门与水务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保护河湖生态环境工作合力,探索“河长+检长+警长”工作模式。检察机关与水务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检察观察员、工作通报、线索移送等8项工作机制,协同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保护工作。公安部门与水务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河湖管理和保护联动执法机制的意见》,全市16区、4个重要水源保护地完成了市、区两级联合执法警务站建设,市、区、街道(乡镇)三级警务联络员全部到位,建立了联席会议、联合执法、信息通报等工作机制。

市、区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河长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助推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纪检监察、检察、公安等部门共同推进河长制落实的局面初步形成。

文/本报记者解丽

举措

房山区利用移动端监督排污

在落实“河长制”中,房山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区级河长以上律下,强有力地带动各级河长及相关单位合力治水。

领导带头巡查。区政府副区长、区级副总河长每两周对全区河长制工作进行督导,针对重点难点问题专项办理,督导镇、村两级河长落实主体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截至10月下旬区级河长巡河53人次,乡镇(街道)级河长巡河次,村级河长巡河次。

“科技河长”挂帅。首个建立水务技术河长巡河制度,并被市河长办宣传推广。据了解,水务技术河长由区水务部门委派19位技术人员担任,负责对接区级、乡镇(街道)两级河长,每2周开展1次巡河,对水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对河道治理提出建议,结合水务工作对污水源头进行追溯。截至目前,水务技术河长共开展巡河余人次,配合乡镇开展工作80余次,反映的河湖水环境问题形成的“交办单”20余件,有效推动了问题整改落实。

区级河长现场办公。区级河长针对河道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按照流域走点位,经常是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逼问题直接进村检查。为寻找一个污染源,经常挨家挨户走访一个一个地翻井盖,才能最终确定污染源头。截至目前,发现河湖水环境问题余件,区河长办下发交办单45件,立案处罚案件14起。

对责任区挂牌管理。房山区各街乡级河长沿河查找污水直排、水体黑臭、垃圾乱堆乱倒、水面漂浮物、面源污染等问题,认真梳理相关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近期和长期的治理措施。截至目前,各乡镇(街道)已经整改各类水环境问题91处。

例如韩村河镇就依据河流途经村庄的边界,划分出责任区24段,设立块“排水牌”,采取建账销账管理模式进行挂牌管理。“排水牌”按照河道分属自上而下编号,注明属地、排出介质、类型等信息,并列入该河段河湖重点巡查事项,提醒各级河长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