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执法网格缩至㎡
对于“环境痛点”,既要靠执法力量也要靠科学治理。水务科技人员运用了微生物投放法改善水质,使得污水治理取得了更好的成效。蔡代征/摄(资料图片)
本市上半年固定源环境行政处罚逾亿元
今年上半年,本市开展综合执法行动,依法查处各项污染环境违法行为。截至6月底,全市固定源环境行政执法共立案处罚起,处罚金额超1亿元。市环保局还发布了北京市十起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未安装环保设施、氮氧化物超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超标排放、重污染预警期间停产企业未按规定停产等。
市环保局通报,上半年大气环境类违法行为立案处罚起,处罚金额约万元;水环境类违法行为立案处罚起,处罚金额约万元。
全市查处重大环境违法案件起。其中,按日连续处罚2起,罚款金额万元,查封扣押案件起,限产、停产2起,联合“环保警察”办理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31起、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8起。
市环保局介绍,从5月份开始,市环保部门每月选取空气质量较差的街乡镇以及水质较差的流域开展执法,针对“环境痛点”,集中执法力量,严厉查处污染环境违法行为。针对夏季餐饮环境问题投诉集中的特点,全市环保部门加大餐饮行业执法力度。
同时,环保部门对本市重点排污单位安装的自动监控设施数据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将及时调查和处理。另一方面,环保部门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借助科技手段,划分若干网格,选取浓度值相对高的网格作为热点网格,从最初的3公里×3公里加密至米×米。今年,市级环保部门还探索利用移动监测设备,进一步缩小热点网格至米×米的尺度,更精准“锁定”问题区域,发现环境违法问题。
十起环境违法典型案例
案例一:未安装环保设施
年3月,大兴区环保局对北京联合建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单位在从事加工生产制冷设备过程中,生产加工泡沫保温板的车间未安装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环保设施,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气环境,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依据规定,大兴区环保局对该单位处以八万元罚款。
案例二:未按规定防治扬尘污染
年3月,门头沟区环保局对北京首钢鲁家山石灰石矿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单位矿区内料堆未完全苫盖,产生扬尘污染。依据规定,门头沟区环保局对其处以十万元罚款。
案例三:工业企业不正常运行环保设施
年3月,通州区环保局对日超工程塑料(北京)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单位车间正常生产,但挤出工艺废气处理设施出现故障,未及时维修,净化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废气未经有效处理即排入大气环境。依据规定,通州区环保局对其罚款三十万元,并将此案移送至公安部门,相关责任人已被行政拘留。
案例四:餐饮企业不正常运行环保设施
年6月,昌平区环保局对北京呀米餐饮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单位使用的油烟净化设施长期不清洗,存在滴油漏风问题,导致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油烟直接排入大气。依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昌平区环保局依法对设施、设备进行查封。
案例五:氮氧化物超标排放
年2月,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对华北电力大学燃气锅炉进行日常执法检查,发现该单位所使用的热水锅炉没有进行低氮改造。经检测,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浓度超标。依据规定,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责令其十日内改正,处十万元罚款。
案例六:挥发性有机物超标排放
年5月,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对安姆科软包装(北京)有限公司现场检查,该单位正在进行包装材料印刷作业,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但在对该单位废气总排口进行检测时,发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超标。依据规定,开发区环保局对其罚款十万元。同时,责令该单位自年5月25日起至年7月9日止限制生产。
据介绍,挥发性有机物是生成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前体物,是当前本市大气污染防治的三大重点之一。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喷漆、印刷等工艺的企业,应该加强对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挥发性有机物达标排放。
案例七:重污染预警期间停产企业未按规定停产
年1月13日0时—15日24时,本市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丰台区北京时尚印佳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在区经信委确认的停产企业台账中,但是该企业未按要求进行停限产,仍在重污染期间进行产生有机废气排放的胶钉作业。依据规定,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对其处以五万元罚款。
案例八:利用暗管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
年4月7日,平谷区环保局对从事洗衣服务活动的北京千盛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单位利用水泵和临时软管将污水处理设备沉淀池内的污水直接排到厂区南侧墙外。经检测,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超标。平谷区环保局对该单位处以二十万元罚款,并将案件移送公安部门,相关责任人已被行政拘留。
市环保局表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的污染物,须经相配套的环保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企业有责任加强对环保设施的运维管理,不及时维修或者不按规程操作,致使环保设施不能正常发挥处理作用的行为,属于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以这种方式违规排放污染物的,环保部门在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还将案件移送至公安部门调查处理。
案例九:利用渗井、渗坑违法排放污染物
年6月19日晚,市、区两级环保、公安部门对通州区张家湾镇小耕垡村瑞正园农庄内一无名洗衣厂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洗衣厂未建设相配套的水环保设施,洗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通过暗管排到厂区南侧的一处渗坑内。经检测,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超标。依据规定,通州区环保局对其处以十万元罚款。目前,相关责任人已被行政拘留。
市环保局表示,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属于对环境危害较大的违法行为,环保部门除实施行政处罚外,还要对实施该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移送公安部门处以行政拘留,情节严重,构成污染环境犯罪的,应当移送公安部门刑事拘留。
案例十:非法处置危险废物被刑事拘留
年3月13日,市、区两级环保、公安部门检查发现,顺义区赵全营镇去碑营村存在一非法处置废机油窝点。现场检查时大院内东北角露天堆放着40余桶,共升废机油,经营者对废机油进行简单过滤后再利用,将沾染大量废机油的残渣随意排放至存放点西侧1米处无任何防渗措施的土沟内。经测算,仅对被污染土壤进行处置的费用就高达三十六万元。根据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违法所得或者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目前,相关责任人已被刑事拘留。
本版撰文北京晨报记者吴婷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