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0日,北京卫健委和北京规划自然资源委共同制定,并联合发布了《北京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年-年)》。
在这个专项规划中,北京市明确提出要推动北京中心城区的医疗资源大规模向“新城”地区有序疏解。
这是北京首次关于“医疗资源分布”的专项规划。
从数据上看,目前北京的“三级甲等”医院数量已经达到了家,其中医院,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其他城市,上海和广州分别仅有66家和62家,深圳不到20家。
所以北京是典型的“全国看病中心”,每年接待看病人次数达到2.5亿,每天就有70万人从外地进京来看病,是北京流动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
每年进京看病人次就高达2.5亿次,加上接近万的常住人口,北京实际管理人口规模其实是“天文数字”。
在这种背景下,北京的“医疗格局”必须要有所改变。
本次“规划”首先明确三个地方不能成为“全国看病中心”:
,东西城的首都核心区坚决不能成为“看病中心”。
特别强调,东西城核心区的医疗卫生资源主要满足区域内居民健康需要和中央党政军机关运行和政务活动需要。
第二,通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也不能成为“看病中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医疗资源重点为副中心及北三县等地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综合医疗服务保障。
第三,密云等“生态涵养区”不能成为“看病中心”。
北京的“生态涵养区”主要包括密云、延庆、平谷、门头沟等区,这些地方也明确了不能成为“看病中心”。
不管是东西城的核心区,还是通州的城市副中心,首先都是“政务中心和行政中心”,肯定是不能聚集太多的外来人口和常住人口。
比如东西城的常住人口提出要控制在万以内,通州要控制在万以内,所以肯定不能成为“全国看病中心”。
而像密云等“生态涵养区”则是北京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从来都是不允许进行集中开发,更不允许人口集中。
不能成为“全国看病中心”,也就意味着不能集中太多的医疗资源,重在“质量提升”,而不在“数量增加”。
那么,谁将成为北京的“全国看病中心”呢?
本次北京的“医疗规划”说的非常清晰:
包括昌平、海淀(五环外区域)、大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产业的区,以及朝阳(五环外区域)、怀柔等重点承接国际交往、国际会展活动的区。
以上区域要重点承接为全国和区域的疑难重症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功能,大力发展医疗资源。
也就是说,北京未来五年打造的“6大全国看病中心”主要集中在北京的五环外地区:
,昌平地区,主要集中在昌平南的未来科学城及回天地区。
第二,五环外的海淀地区,重点就是海淀北部及山后地区。
第三,大兴,重点是“生物医药基地”片区。
第四,亦庄经济开发区,包括河西路东及台湖“两站一街”地区。
第五,五环外的朝阳地区,重点是东北部的东坝金盏片区。
第六,怀柔地区,重点是怀柔科学城地区。
由于目前北京的“医疗资源”多数都集中在北京中心城区,尤其是东西城核心区,因此要大规模疏解城区的医疗资源向外疏解。
这里面重点提到三大手段:
,按照中央确定的疏解项目清单,协同推进医院向京外,重点向雄安新区、北三县区域疏解。
医院一共家,其中央属17家、市属22家、区属28家、其他部门企业及社会办医37家。
这央属17家里面,将有一部分向雄安新区和北三县地区疏解,医院就已经确定将会在大厂开分院。
第二,东城区、医院、门诊部和诊所,不再批准增加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总量和建设规模。
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五环路以内,医院,医院的编制床位总量。
严控中心城区新增医疗资源规模,推动向外疏解,进压缩床位数量,中心城区医疗资源主要服务于中心城区居民。
第二,医院医院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南部、西部、“回天”地区等资源薄弱地区疏解。
分别在通州宋庄镇和亦庄选址建设首儿所通医院新院区。
朝阳东部五环周边将医院新院区,同时由于垡头地区审批未通过,目前需要选择新址。
在城市北部的昌平、南部的大兴分别医院医院新院区。
在昌平未来科学城、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分别建设中关村生命医院和首医院
综上所述,北京未来的“医疗资源分布格局”可能将会面临一次重大调整,东西城“医院”,五环内“医院”,医疗资源已经被作为“非首都功能”而将大规模疏解。
北京五环内的中心城区,包括东西城,将不再成为“全国的看病中心”,而主要服务于中心城区居民及中央政务需要。
未来五年,外来进京看病将主要分布于五环外地区,北京将在五环外地区打造“6个全国看病中心”用来满足全国进京看病的需求。
这“6个全国看病中心”未来的医疗配套资源将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可能将会成为区域级的医疗、商业及居住中心。
也因此会带动这些区域的房价提升!
北京的五环外地区,将会迎来巨大的变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