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如何谋划好面向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作为见证历史沧桑变迁的千年古都,如何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在保护中得到更好的发展?面对治理“大城市病”的艰巨任务,如何让市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大格局中,又将如何承担好历史的责任?

这些问题,在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有了答案。今天上午,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规划国土委、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就《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介绍相关情况。

坚持“四个中心”战略定位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就是要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版总体规划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政治中心建设,就是坚持把政治中心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国家政务活动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

文化中心建设,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以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新产业引领区建设,建设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要服务国家开放大局,着力优化9类国际交往功能的空间布局,加强国际交往重要设施和能力建设,健全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长效机制。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充分发挥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三城一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多园优化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空间格局,构筑北京发展新高地。

新版总体规划明确了年、年、年三个阶段性目标。

近期规划年呼应建党一百年。到年,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将取得重大进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首都功能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规划目标年承上启下。到年,北京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首都功能更加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构架基本形成。

远景展望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到年,北京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都、更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首都、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生态环境良好、经济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稳定的世界级城市群。

调整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

怎样建设首都?北京必须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契机,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统筹考虑疏解与整治、疏解与提升、疏解与发展、疏解与协同的关系,大力调整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从而优化提升首都功能。

“规划通篇贯穿了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明确了核心区功能重组、中心城区疏解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平原地区疏解承接、新城多点支撑、山区生态涵养的规划任务。”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核”指的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也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

“一主”指的是中心城区(城六区),是“四个中心”的集中承载地区,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地区。

“一副”指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

“两轴”指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要以两轴为统领,完善城市空间和功能组织的秩序。

“多点”是位于平原地区的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5个新城,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

“一区”是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个区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水源保护地和“大氧吧”,要将保障首都的生态安全作为主要任务。

精心保护历史文化金名片

北京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精心保护好这张金名片,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相关负责人说,“新版总体规划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更开阔的视角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拓展和丰富保护内容,建立了四个层次、两大重点区域、三条文化带、九个方面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北京将更加重视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通过保护传统中轴线、保护明清皇城、保护原有的街巷胡同格局、恢复历史河湖水系、严格建筑高度管控、保护重要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保护老城传统建筑色彩和形态特征等,使老城的整体格局、传统风貌更加清晰。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依托,打造文化魅力场所、文化精品路线、文化精华地区相结合的文化景观网络,将老城建设成为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

规划明确提出,“老城不能再拆了”,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整治提升背街小巷,让街巷胡同成为有绿荫处、有鸟鸣声、有老北京味的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

新版总体规划也特别重视城市设计,建立了特色风貌分区。“为了留住北京壮美的天际线,要严格控制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选址布局。要加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建筑设计要体现多样性,把控总基调,避免贪大、媚洋、求怪。”相关负责人指出。

着力治理“大城市病”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问题突出,是制约首都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

要治病,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切实减重、减负、减量。新版总体规划以资源环境为硬约束,确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第一条线,是人口总量上限。坚持以水定人,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年控制在万人以内,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第二条线,是生态控制线。到年,北京市生态控制区面积占市域面积的比例要达到73%,到年提高到75%。第三条线,是城市开发边界。到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将由年的平方公里减到平方公里,年减到平方公里,腾退减量后的用地要更多地用于增加绿色生态空间。

“新版总体规划也第一次提出,聚焦科学配置资源要素,优化调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相关负责人介绍。生产空间要集约高效,腾退低效产业用地,以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和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来支撑,促进更有创新活力的经济发展。生活空间要宜居适度,年全市城乡职住用地比例由现状1:1.3调整为1:1.5以上,年调整为1:2以上。生态空间要山清水秀,加强平原地区植树造林,让森林进入城市;建设成网络、高品质的公园、绿道和蓝网水系,让市民更加方便亲近自然。

新版总体规划更加直面城市发展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围绕广大市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环境、交通等热点难点,提出破解难题的综合方略,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坚持公共交通优先的战略。年轨道交通里程提高到0公里左右,年不低于公里。年绿色出行比例将不低于80%。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在加强需求端有效管理同时,加大住宅供地,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使更多的人实现住有所居。

全力治理大气污染,到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56微克/立方米左右,到年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提供更平等均衡的公共服务,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到年无论住在城市还是农村的社区,都能享受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带来的便利。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李海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