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草树发芽,也到了蚊虫叮咬季节,而蚊子,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根据WHO报道,全球大约40%的人口受疟疾疾病威胁,万人因疟疾死亡,特别是在不发达国家,每天有儿童因疟疾失去生命。

年4月26日

第15个

“全国疟疾日”

今年的主题是

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

共创无疟世界

国内情况

中国年5月发布了《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年)》。到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消除疟疾的目标,即连续三年无当地感染病例传播。虽然目前我们在临床上还能遇到疟疾病人,但是大多数为境外输入病例,少数是输血引起的,基本上没有了疟疾的本土病例。前几年务工回国人员罹患疟疾的人很多,因为我国疟疾患者人少,普遍对该病没有抵抗力,患病的大都是恶性疟疾,占比80%以上,在国外生病或过了潜伏期后回到国内才发病,就诊延迟或医务人员对该病认识不足,导致成为重症的患者不在少数,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认识疟疾

疟疾(Malaria)是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和脾肿大、贫血等为特征。恶性疟易造成疟疾凶险发作,导致脑、肺、肾脏等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四种,即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症原虫。

不同类型

疟疾症状

潜伏期

无症状,是指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口腔温度37.8摄氏度)的间隔时间,包括红细胞外期原虫发育的时间和红细胞内期原虫经几代裂体增殖达到一定数量所需的时间。恶性疟:7~27天;三日疟:18~35天;卵形疟:11~16天;间日疟:短的为11~25天,长潜伏期株为6~12个月或更长;诺氏疟还不太清楚。

前驱症状

疟疾发作前的3~4天有低热、乏力、头痛、畏寒等症状。

典型临床症状

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出汗退热。整个发作时间6~10h,初发患者发作不典型。

贫血、脾肿大。多次发作之后,次数越多,病程越长,贫血、脾肿大越严重。

重症疟疾:患者出现昏迷、重度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循环衰竭或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多由恶性疟感染引起;死亡率高。

特殊类型疟疾

孕妇疟疾:症状重,感染恶性疟可造成流产和死胎。

婴幼儿疟疾:5岁以下儿童,厌食、呕吐、热型不规则,易发展为重症疟疾。

输血性疟疾:潜伏期短、无复发。

先天性疟疾:通过胎盘或胎儿通过产道时皮肤受损传播,出生后7天内发病。

疟疾诊疗

《疟疾诊断标准》有三种方法:

1、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血内见到疟原虫是最可靠依据,一般厚血片找疟原虫,薄血片用于疟原虫的分类,在发冷期及发作6小时内,血内疟原虫较多,易于查出;

2、抗原检测阳性快速诊断试纸(RDT);

3、核酸检测阳性—PCR。

疾病诊断:

无症状感染者:无临床表现,实验室阳性。

临床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典型临床表现或者不典型临床表现。

确诊病例/重症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检测阳性。

疟疾的治疗

间日疟、卵形疟:氯喹+伯氨喹.

三日疟:首选磷酸氯喹.

恶性疟:青蒿素类复方.

重症疟疾:蒿甲醚注射液、青蒿琥酯注射液等。

疟疾的防止

目前国内疟疾防止的工作目标,是做好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

工作要求是按照“1-3-7”做好防控工作:

1-就是发现病例24小时内报告;

3-就是3日内完成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7-就是7日内完成疫点调查。

预防方法

1

避免蚊虫叮咬

●使用杀虫剂浸泡的蚊帐或者采用特效性菊酯类杀虫剂或有机磷类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夜晚工作时,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擦驱虫剂,比如驱蚊宁,副作用小,驱蚊效果可达4?5小时。

2

预防用药

●国内仍推荐氯喹作为预防用药,但这并不适用于耐氯喹虫株流行区。伯氨喹和乙胺嘧啶能消灭组织期原虫与配子体,是常用的预防用药;国内多采用乙胺嘧啶,每周1次,每次25mg,或每2周1次顿服,每次50mg。服药不宜中断,离开疟区继续服药1个月。哌喹与甲氟喹具长效特性,亦可用于耐药株。

3

免疫预防

●疫苗正在研制阶段,还未用于临床。

期待

无疟世界早日到来

!!!

往期推荐

门医科普

X线、CT、B超、核磁有啥区别?最适合检查哪些部位?

门医动态

以赛促教,引领成长——医院成功举办年N3级护士护理临床教师授课比赛

抗疫风采

核酸小屋默默绽放的雪莲花

夏日炎炎莫贪凉,小心儿童腹泻!

供稿:感染性疾病科

编辑:宣传中心

北京市医院服务号

预约挂号电子报告专家查询

北京市医院

医院动态技术更新科普知识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