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说过钉子户的事情,医院里也能有钉子户吗?
医院里就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患者,医院里头,不惜用锁链将自己锁到了病床上。
这名男子为何要这样做?面对他的做法,法官又是如何处理的?
医院的钉子户?故事要从年说起,一起车祸造成了陈某左膝盖韧带断裂。
事故现场的路人看到见倒地不起的陈某,立马报了警。
就这样,救护车把他拉医院,医院之后,医生立马给陈某安排了手术。
在院方的照料下,陈某的手术做的非常成功,而且术后也恢复的不错,两周便拆了线。
拆了线之后,医院并在家进行休养,待在家里修养的时候,他感觉到他的腿部总是有种胀胀的感觉,让他觉得很难受。
刚开始,他以为这是术后的不适应,但是渐渐地,陈某却发现自己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了,有时腿部肿痛的甚至让他难以入睡。
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陈某再次来医院复查。
果不其然,陈某的腿出了问题,在复查的过程,医院发现他的下肢肿胀,其原因是静脉血栓造成的。
就这样,陈某因为下肢肿痛,医院骨科病房。
进来之后,医生给陈某进行了一系列的抗凝治疗,将这个血栓问题基本解决。
在问题解决之后几天,主治医生见陈某病情稳定了,于是便在查房的时候说:“你这个腿毛病不大,是时候该出院了,回家休养吧。”
医生想要患者回去修养,但是陈某却表示了拒绝。
陈某说:“我的这个腿还不能正常行走,我才不要回家去修养的,我要一直待在这里,医院你们把我治好才行。”
原来,在车祸结束后,陈某的腿便一直不能正常行走,医院虽然解决了腿部肿痛,但是还是没有解决不能正常行走的问题。
医生向陈某解释:
“你的这个病是创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就算你不去做这个手术,但是你的膝盖本身也受了严重的膝关节创伤,关节不活动也有可能形成这个血栓。”
对于医生的解释,陈某和他的家属压根儿就不听,他们只见到了陈某的腿不能正常行走,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其他的原因,医院的任何解释。
就这样,医院里头,说什么都不肯走就这样,渐渐地,医院里头的钉子户。
医院将患者告上法庭医院也是头一次见到如此不听劝的患者。
陈某说他的腿有问题,说他不能正常行走,不能下地,但是院方调取了监控录像,监控录像中显示,陈某在离开了医护人员之后,医院楼下闲逛的时候,却能不拄拐杖行动自如。
但是回到了病房附近,一见到了医生,他便会拄着拐杖,向医生和护士哭诉自己的腿怎么样。
很明显陈某不是不能够下地行走,他只是在医护人员面前不能下地行走。
监控画面
几个月过后,医院对陈某发出了最后通牒。
主治大夫告诉陈某:
“我们也不想闹得太难看。你要是一直不走的话,我们只好把你告到法院上了。”
陈某的家人一听到法院这两个字,瞬间便敏感了起来:
“告就告,难道我还怕了你们不成?”
院方协调无解,最后只好将陈某告上了法庭,请医院,医院一个清净。
医院也不想和陈某闹得这么僵,但医院实在是没有下策了。
从年3月25日起至同年7月18日,医院已经先后二十多次通知陈某出院了,但是都遭到了陈某的拒绝。
可见这医院的错。
那么陈医院里?最后法院又是医院的呢?
或许有人会说了,他赖就赖呗,大不了就跟他耗着,反正也就一张床的事情。
实际上,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问题。
按照北京市的规定:一天左右就应该周转一个病人一张床。
假设每年有33个病人就因这张床进不来,那么三年下来的话,会影响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再加上北京市的医疗资源紧张,床位本来就供不应求,所以陈某的这个行为无疑是影响了其他患者的救治。
年12月10日,门头沟法院作出最终判决:
要求陈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的七医院骨科病房34床腾退。
医院以为着接到通知的陈某以及陈某家人,会把这个位置给挪出来了。
但是让院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陈某依旧我行我素,既不上诉,也不肯搬走。
而且还扬言道:“有本事你就把我给搬出去。”
面对如此胡搅蛮缠的陈某,院方只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这之后,这件事情落到了王淑霞法官的头上。
王淑霞法官接到执行强制命令后,也感到十分头疼,这和法院平常处理的案件完全不一样,是一起医患关系的闹剧。
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会造成很大的社会舆论。
为了将矛盾化解到最小,王淑霞法官还是想以温和的方式劝告患者,让患者自己主动离开。
但王淑霞法官还医院里的决心。
在医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后,王淑医院里与陈某沟通,她耐心的告诉患者:“你现在已经不再具备治疗的这个的住院的条件了。”
“谁说的?”
“医院已经给你发了通知了。而且已经发了不下20次的通知了,你难道不知道吗?”
“这是他们单方面的意思,反正我不同意。”
就在这时,患者的家属拿出并打开摄像机,把摄像机镜头对准法官,而且还对法官大喊道:“你是受谁的委托来的呀?你以什么名义执行的?”
法官王淑霞:“我有法院的判决书。”
家属:“我没收到,我没看见。”
就这样,不医院和法官闹,陈某的家属也陪着陈某闹,医院。
年2月10号下午2点。
法官穿着职业的服装,带着法律的审判文件以及几名身着西装的工作医院。
今天他们要对这件事情做一个了结,医院里头的钉子户强制给赶出去。
随行在法官身边的还有多家媒体记者。
躺在病床上的陈某听到风声后,连忙让家人拿出锁链,把自己锁到了床上。
很快,法官等一系列人员来到了陈某的病房门口,他们刚一推开病房大门,陈某的家人便出手拦住了这些法院人员。
但陈某的家人怎么能够阻挡住人高马大的法警,法警拨开了阻挡在前面的陈某家人,奔赴到了病床前。
陈某的家人见此情况也顾不得其他了,直接扑到了陈某的身上,企图用这样的方法阻止法院的强制执行
另外,陈某的儿子还一直拿着手机在拍摄。
不得已之下,法官只好做出了一个决定,让这些法警将陈某的家人控制住,先带到旁边的房间冷静,等到强制执行结束之后,再把他们的家属给放出来。
在解决完陈某的家属之后,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庭长毕芳芳拿起了一个文件,只听她大声的宣读着:
“医院与陈某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执行一案,经本院多次做工作,陈某仍未履行,现公告期满,本院依法采取强制执行腾退措施,执行现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执行,现在开始!”
随着“进入执行,现在开始”话落后,守在陈某病床一旁的法警立马掀开了陈某的被子。
当被子掀开之后,现场所有的人都被惊住了。
只见陈某的双手被铁链牢牢地锁着,左手的锁链锁在自己躺的这张床上,而右手的锁链则锁到了另一旁的病床上。
看到这样的场景,法警人员也不知道如何再去执行了,难道他们要连带着人和床一起搬走?
“你这是什么意思?”
“先给我治病。”
“我们完全是依法执行”。
“我不管,先给我治病。”
“钥匙在哪里?”
“听明白吗?先给我治病,我不出院。”
见陈某如此顽固,不肯将钥匙交出来,前来的法官也只好另想办法。
为了打开陈某的锁链,医院里拿来了两个钳子,打算将这个铁链给剪断。
陈某一见他们要把锁链给剪断,连忙在床上激烈的挣扎着,而法警为了快速的结束这场争端,立马将陈某给按在床上。
锁链被法警人员轻松地给剪断了,也就是在这时,执行法官推着一个轮椅走了进来,他们想要用轮椅将陈某给送出去。
但是法警怎么都没有想到,陈某还是固执的不肯出院,他死活都不肯老老实实的坐在轮椅上,无奈之下,法警人员只好架着陈某的腿,让他无力挣扎,医院。
医院的路上,陈某大声地哭泣着,情绪一度十分激动。
只听他不断地大喊着:“我是受害者,我才是受害者,你们不讲理呀!”
就这样,陈某被法警以这样的方式,抬到了车上。
上了车后,法官告诉陈某,要把他送到家中去。
一听说自己要回家,55岁的陈某忽然哭了起来:“那你说我这病以后怎么治啊?谁来管我呀?”
他告诉法官,这三年都是含着泪过的,医院,没有洗过一次澡,就连儿子的婚礼都没有去参加。
面对法官的开导,陈某根本听不进去,只听他喃喃道:
“医院的鉴定,医院做的,我只是一个平民,医院根本就不可能给我真实的鉴定结果,我不相信他们。”
其实院方已经够仁至义尽了,从年~年,医院里,但是院方却从来没有说过陈某的一分钱。
如今院方只求陈某能够离开,根本就医院的床位费。
医院的医生也曾告诉过他,医院的规定,医院也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地方,只要他出院就会自动的把诊断证明还有用药康复情况给他。
医院治疗有疑问、有异议,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同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进行诉讼。
如果被确定为诊疗有问题,医院该承担什么责任,就会承担什么责任。
到了陈某家门口时,法官见陈某依旧不肯下车,对他做起了思想工作。
“你现在想的应该是下一步要怎么办?您说您刚五十多的岁数,岁数也不大,我们把病例印出来,让法官去给您复印的复印,该鉴定的鉴定,这一下子结果就出来了。”
“医院里头,也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结果,所以该走的司法程序我们还是要走,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
在法官的思想工作下,陈某渐渐化开了心结,也同意下车回家了。
最终陈某下车坐了轮椅,法官推着轮椅将陈某送回了家。
其实,像医院不走,赖了三年之久,医院公共资源的做法并不可取。
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依法走司法途径,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而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太意气用事,一定要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寻找最佳的解决途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