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4点多,家住门头沟区军庄镇的安淑敏就起床了,她要乘5点半的公交车赶到门头沟城区。城区的8个主要路口、11个公交站台,每天早晚高峰时段都能看到安淑敏和她同事们的身影。他们身穿黄制服,头戴小黄帽,引导过往行人和车辆。作为一名文明引导员,每天早上的这段路她已经走了7年。这7年,安淑敏从一个农村家庭妇女成为门头沟区公共文明引导大队的督察员;这7年,人们的文明交通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用安淑敏的话说,这就是成长。在十字路口,遇到主动避让行人的右转车辆,安淑敏都会伸出大拇指为司机点赞摄:王海欣年,从来没有参加过工作的安淑敏抱着打工赚钱的心态加入了刚组建的门头沟区公共文明引导员的队伍。在那之前,她几乎没跟马路上素不相识的匆匆行人说过话。一开始,紧张到连最简单的话都说不完整。她不服输,回家举着宣传语对着镜子练,先把词背熟,再提高音量,不练到口干舌燥绝不停下来喝口水。成为督察员,安淑敏仍然坚持在家练习文明用语和微笑摄:王海欣安淑敏在新桥大街站辅导指导安庭红旗语摄:王海欣回想起7年来,安淑敏从恐慌、委屈、不忿,到逐渐被人理解、认可。安淑敏说自己性格直爽,压不住火的人,可自从干上了文明引导员,遇到不听劝阻的人也必须压住火,用文明用语去劝导,有时候碰到故意刁难的人,说话难听,也只能忍着,下班后劝自己说就当那是自己的父母,吼两句怕什么。“红灯亮时停一停,绿灯亮时您再行”,“谢谢中国好司机、文明通过斑马线”安淑敏自己总结了很多劝导词,说起来郎朗上口,附近的很多市民都会说了摄:王海欣遇到问路的行人,安淑敏总是耐心解答摄:王海欣刚上岗不久的一天早上,一名小学生在站台上哭,说自己的书包丢在车上了。安淑敏听了立刻把孩子领到一边,问清了他是哪个学校的,坐的几路车。搞清楚情况后,她和同伴一人负责联系车队寻找书包,一人负责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然后去车队取回了孩子的书包送到学校。当看到孩子抱着书包的笑容时,安淑敏觉得这份辛苦是值得的。从那以后,她更加坚定了做好这份工作的信念。就这样,从一个很少进城的人,变成了能单独上岗,服务群众的文明引导员,继而被评为星级引导员。今年初,她又担任了文明引导大队的督察员,负责检查和指导其他队员的工作。每个月,文明指导员都组织到敬老院帮助包饺子、做义工,或是去福利机构看望残疾儿童摄:王海欣7年来,通过不懈的努力,安淑敏和同事们逐渐看到了文明引导的成效。公交站台上,不再是车进站乱成团,等车时烟头、垃圾满地。十字路口,乱穿马路的行人少了,主动避让行人的机动车多了。安淑敏说,一个人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但整个文明引导员队伍的影响力是无限的,那么共享文明的愿景也就不远了。来源:北京晚报记者:王海欣编辑:TF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