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hunan.ifeng.com/a/20180514/6574807_0.shtml
日前,门头沟区京师实验中学组织学生前往“一线四矿”(“门大线”铁路,及其沿线经过的王平村矿区、大台矿区、木城涧矿区、千军台矿区)周边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了解家乡门头沟辉煌的千年采煤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感受绿水青山门头沟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活动中,京师实验中学与手拉手学校潭柘寺中学的师生一起,围绕“一线四矿”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精心设计各学科研学实践任务单,引导学生在在游中学、学中研、研中思、思中行,实现研学并举、知行合一。师生们先后来到京西煤业文化陈列馆、大台车站、王平村矿、王平湿地、马致远故居和京西古道,走进历史遗迹和绿水青山间完成探究任务。学生们在路上观察汽车站牌,区分上行车道与下行车道;研究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异的原因;了解门头沟区如何由黑色煤矿产业转向绿色生态发展的蝶变之路,对区域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在各学科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观察、调研、记录、实践、归纳等方式开展研究,在“行走的大课堂”中感受这片红色热土的“前世今生”。下一步,学校将带领学生从跨学科的角度,对研学考察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形成访谈笔录、研学线路图、文创作品、研学报告等成果,引导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升核心素养。据了解,此次研学实践活动拉开了门头沟区中小学一体化实践育人课程建设初中学段“游京西,爱京西——制定京西研学路线”系列活动的序幕。为了让研学实践课程更加系统科学,让学生从学习中受益。区教委还成立了“专家团”,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主任梁烜、北京市综合实践学科正高级教师陶术研等专家就研学路线和任务设计进行了充分研讨和精准指导。门头沟区中小学一体化实践育人课程建设项目启动于年,坚持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山水文化做绿水青山新居民”为主线,以实践育人为途径,依托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中的红色革命文化和京西山水文化,构建“红色主线”“绿色主线”和“一线四矿主线”和谐交融的一体化实践课程体系,将德育融入全学段活动和实践全过程,深入探索门头沟区中小学一体化德育的育人价值。通过开展研学旅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的综合实践育人有效途径。今年,项目选取大峪第二小学、北京八中京西附属小学、黑山小学等三所小学试点校,开展“讲京西,爱京西”——讲述我的家乡故事课程,课程结合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以门头沟区红色教育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为基础,以学生讲述身边故事为主题,引导学生宣传、热爱、建设家乡的好山、好水、好生态。大峪中学、京师实验中学、三家店铁路中学等三所学校作为初中试点校,开展“游京西,爱京西”——制定京西研学路线课程,课程采用跨学科主题学习方式,结合语文、道法、地理、历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号召学生选择门头沟区代表性文化旅游景点,在查找资料及实地探访的基础上,自行规划面向同龄人的研学路线,形成研学手册,通过中学生版的门头沟特色旅游指导手册,向全市及全国中学生介绍京西文化。此外,项目还以大峪中学为高中试点校,开展“建京西,爱京西”——我为京西建言献策课程,以模拟政协活动形式,结合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学生通过模拟协商民主制度的实践活动的方式,达成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锻炼团队合作与语言表达能力,为门头沟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文/本报记者苏珊通讯员:张大为、李亚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