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报告制度构筑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
让旁观者成为主动保护的参与者
一名昏迷的3医院抢救,专家会诊后认为女童可能遭遇家庭暴力,医院迅速报案。“我不知道打孩子犯法……”今年6月,女童父亲姜某被北京市门头沟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这是最高检、国家监察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后,检察机关办理的又一起强制报告典型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如何织密“保护网”,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起“防火墙”?
建立强制报告制度
这项工作不能等
在今年1月19日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会议上,张军检察长表示,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这项工作不能等。今年4月,最高检下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意见》,要求积极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其中全面推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是重要举措之一。
其实,我国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都有关于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的相关规定,但落实情况并不理想。而早在年10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中,也出现了有关单位和人员强制报告的相关内容: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教育、训练、救助、看护、医疗等特殊职责的人员以及其他公民和单位,发现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年,检察机关开始着手建立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浙江、江苏、广东、江西等地进行了积极探索。随后,最高检联合相关部门着手建立全国层面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并于今年5月29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
该《意见》明确规定,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是指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行使公权力的各类组织及法律规定的公职人员,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
为增强可操作性,《意见》对哪些是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组织予以明确,即依法对未成年人负有教育、看护、医疗、救助、监护等特殊职责,或者虽不负有特殊职责但具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居(村)民委员会;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等教育机构及校车服务提供者;托儿所等托育服务机构;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诊所等医疗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旅店、宾馆等。换句话说,凡是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组织都是强制报告部门。这些机构及从业人员和行使公权力的各类组织及公职人员都有强制报告的义务,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都要报告。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检察院、教体局等对校外培训机构宣传强制报告制度。
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表示:“当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续上升,案件预防难、发现难、取证难的问题亟待破解。”这正是建立强制报告制度的重要原因。
近日,上海市某区一学校发生侵害学生案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知情瞒报,最终因无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而被区监察委严厉追责。强制报告制度的强制性可见一斑。
“国家监察委对健全完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非常重视。”史卫忠告诉记者,对公职人员长期不重视强制报告工作,不按规定落实强制报告制度要求的,各级监察委将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的依法调查处理。这些都凸显了制度的“强制性”,从而保障制度得以落实。
建立制度是基石,发挥作用、确保刚性、落地见效环环相扣,才能在机制的不断完善中,更好地守护孩子们的美好世界。
“希望每个公民在发现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都能及时报案或者举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的孩子。”史卫忠说。
针对落实强制报告发现的问题
制发检察建议
今年2月8日14时24分,急救医生赶到时,10岁的钟某已没有了生命体征。拨打急救电话的李某谎称孩子贪玩没有吃饭,导致摔倒不起,但医生发现孩子在寒冬竟然没有穿外衣,且体表伤情疑似人为所致。医生根据当地强制报告制度要求,果断报警。民警赶到现场后,迅速控制犯罪嫌疑人,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检察院随即提前介入。
真相令人痛心。今年2月6日上午,李某让钟某在家写作业。下午1点左右,外出回家的李某与杨某发现钟某在偷玩手机,二人便用抽打、罚跪、浇冷水等方式对钟某进行体罚,直至钟某身体不支。
“杨某辩称案发时不在现场、没有参与犯罪,但公安机关调取的监控视频和现场勘验报告等证据,戳穿了杨某的谎言。”承办检察官表示,强制报告制度为及时固定证据、有力打击犯罪奠定了基础。根据报案医生的证言,检察机关了两名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的异常表现,驳斥了嫌疑人坚称具备自首情节的辩解。
针对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时发现的问题,可以制发检察建议,这在《意见》中也有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依法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法律监督,对于工作中发现相关单位执行、监管不力的,可以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书等方式进行监督纠正。
年至年4月,犯罪嫌疑人李某通过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