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瀑寺,原名“白瀑寿峰禅寺”,该寺曾经因泉水出名,寺西后山上原有一眼泉水飞流而下经年不绝,因水为白色名为白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淤白村北的金城山下,该寺始建于辽代,距今已有年历史,鼎盛时期僧众有一百人之多,民国初年,一军阀看重白瀑寺这块风水宝地,要迁祖坟于此,率兵捣毁了白瀑寺。后临白瀑寺最近的淤白村村民重修了白瀑寺,年,白瀑寺重新修建,成为了现在的样子。现尚存门楼、正殿三间,此塔建于金皇统六年(年)。塔高10米,六角实心,下半部为密檐式,上半部为覆钵式。塔身三层密檐,密檐之上双层仰莲承托覆钵,该塔是一种密檐到覆钵式过渡的塔形,是国内少见的珍贵塔种、金代密檐式塔中的杰作。
该地地处门头沟区中部低山丘陵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米左右。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山多坡陡,平原面积小。
该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寒冷,春秋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年均气温10.2°C,比市区低2-3度。全年无霜期天左右。年均日照数小时。年均降水量为毫米。降雨多集中于7~8月。冬季漫长,春秋季多风,年均风速2.7米/秒。
植被有荆条、虎榛、毛榛等灌丛和山杨、山杏、核桃等乔木。
民俗节日:农历四月十五是淤白村文化节,年已经组织过12届。淤白村文化节,活动有蹦蹦戏、聒子会、威风锣鼓等,其中蹦蹦戏7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
图为淤白村
公共交通:苹果园地铁站出发乘坐路公交车(芹峪口下车即到)。
自驾线路:请自行手机导航。
现在的白瀑寺行经山门起,依山梯次建有天王殿、两序僚房、钟楼、鼓楼、客堂、法物流通处。在两侧还建有伽蓝殿、药师殿、弥陀殿、祖师殿及僧僚。两侧环廊环抱殿堂蜿蜒至法堂、藏经楼。其环廊处左是方丈室,右是小石桥至放生池。斋堂及四层楼楼房。殿堂、斋堂、楼房处处贯通。寺院的西南山谷方向建有地藏殿、汉白玉观音像,接引殿,十米高的地藏王菩萨铜像,地藏王菩萨前是存放灵骨舍利的七层舍利塔。并建有财神殿、放生池、水井房、锅炉房。
图为白瀑寺航拍顶视图
图为车神殿
图为走九狮壁
圆正法师塔:建于金皇统六年(年)的圆正法师塔,为密檐式塔和覆钵式塔的组合,在古塔中较为罕见。塔身为六角形,下半部南北两面设有拱券式假门,拱券上下浮雕二龙戏珠和神像与莲花,券门两侧各嵌一长方形假窗。靠南的两面嵌有塔碑:“大金燕京宛平县金城山白瀑院正公法师灵塔记”,记载了圆正法师生平和建寺的情况,由金代著名高僧希辩撰文。其余两面嵌着砖雕方形假窗。塔身六个转角处雕出双层经幢式塔,基座、幢身、华盖绶带、塔刹,雕刻精细逼真,各面上部雕如意云头。塔下为圆正法师塑像,塔铭上注释:大金燕京宛平县金城山白瀑院正公法师灵塔记。
图为圆正法师塔
云雷阁:白瀑寺的招牌打卡点,五龙两凤环绕着童身释迦摩尼,中间是平安大钟。
图为云雷阁
山门:一座有巨大哼哈二将把守的山门,仔细看看,感觉真的是天兵天将,据《封神演义》上写:“哼”与“哈”都是商纣王的部将,一位是郑伦,一位是陈奇。此二人都是受真人传授技法,“哼”鼻子一喷,两道白光,吸人魂魄;“哈”嘴巴一张,黄气一出,魂魄消散。二人改邪归正后却都被弄死了,之后姜子牙在封神时,敕封郑伦、陈奇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
图为山门
观音洞:这里是一位肉身菩萨修行与圆寂的地方,成为了白瀑寺的一个福地所在,洞中四季清凉,据当地人说有求必应。
图为观音洞
门票价格:无需门票(停车费:小客车15元/车,大客车30元/车);
村委-;
开放时间:早7:00至晚18:00;
建议时间:建议2-3小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