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的最好医院 http://m.39.net/news/a_9113049.html

门头沟《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门头沟区军庄镇在多个村庄试行“户投放、村收集、镇运输”的三级处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西杨坨村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将基层党建与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工作相结合,全面推进村容村貌上新水平。

早上8点,西杨坨村垃圾分类指导员王兰已经开始收集村里各户门前的垃圾。她将一个个装满垃圾的塑料袋拆开,在村民前期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拣,不管是厨余垃圾还是其他垃圾,都要细细检查。

“其实大部分村民都已经分得很好了,但我们来家里收集的时候,还是会把每一个袋子打开再分一遍,这样垃圾分的就更细了嘛。”王兰一边分拣一边对记者说。

分拣完成后,由村里运输车统一运至垃圾暂存点,垃圾分类指导员们还要对这些垃圾进行第三次分拣,确保分类更加准确。

“我们三次分拣就像是把村里的垃圾分类分了三道关,在家村民自己分出厨余和其他垃圾是一关,我们上门收集再破袋分拣是第二关,最后把村里所有垃圾集中到暂存点,指导员最后细致分一次是第三关,层层把关,每天都这么做,让村里的垃圾分类更准确更精细。”垃圾分类指导员裴兰香告诉记者。

三次分拣、逐层落实,西杨坨村以基层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全面提升了工作水平。去年,西杨坨村荣获“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称号,垃圾分类各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垃圾分类是我们村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既是村民生活里的关键小事,也是村域整体环境治理中重要的一环。在推进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我们总结经验,让垃圾分类指导员也肩负起村里的保洁员,把环境治理作为一个整体工作去开展,这样垃圾分类工作做好了,我们村的环境也更好了。”西杨坨村党总支副书记于彦玲介绍说。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西杨坨村十分干净整洁,无论是道路,还是胡同内,都很难见到垃圾废品。偶有垃圾,路过的村民也会自觉拾起,维护村庄环境的理念已经根植于每个村民心里。

“我们村的清洁队,不单把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犄角旮旯也弄得十分整洁。看着村子哪哪都好,我们老百姓也特别爱护,看见地上有烟头、塑料袋什么的,赶紧捡起来,一起让我们村子的环境变得更好。”村民骄傲地对记者说。

垃圾分类、环境整治,都是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西杨坨村党总支将“关键小事”融入“基层治理”,让“关键小事”成为百姓的“身边常事”。

西杨坨村党总支副书记于彦玲介绍说:“我们村利用网格化管理的机制,把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创城’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进行推进,先落实好每一个网格、每一部分的工作,进而做好村子的全面管理。”

门头沟融媒记者:马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107.html